PROJECT
历史上的今天
历史上的今天(11月24日)
♦1934年11月24日 吉鸿昌在北平就义
吉鸿昌,1895年生,是河南扶沟人。1913年参加冯玉祥部队,从士兵提升为旅长,有“吉大胆”之称。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。曾任西北军冯玉祥部师长、国民党第二十一军军长和宁夏省主席。1931年因反对进攻中国工农红军,被蒋介石强令出国。吉鸿昌在欧美期间发表抗日演说。1932年“一·二八”事变后回国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3年5月,联合冯玉祥、方振武组成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,任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。同盟军于9月失败后,到平、津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活动。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国民党特务刺伤后逮捕。14日,“引渡”给国民党政府,关进天津陆军监狱。22日,秘密押解至北平军分会军法处。当晚对其进行审讯,吉鸿昌慷慨陈词,历数蒋介石的卖国罪行,并将上衣解开,袒露出察北抗日作战中所负的累累伤痕。24日,蒋介石密电北平军分会将吉鸿昌“就地枪决”。
♦1953年11月24日 中共中央作出《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》
1953年11月24日,中共中央作出《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》,对党管干部原则作出明确规定。11月-12月,中共中央发出《关于分期分批调配工业干部的通知》、《关于统一调配干部,团结、改造原有技术人员及大量培养训练干部的决定》、《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》及《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》,要求像战争年代选派大批干部到军队中去一样,下决心抽调大批地委级以上的优秀干部到工业战线上去,培养他们成为工业建设的领导骨干;此外,根据统一调整、重点配备、大胆提拔的原则,对全国地委以上党政机关和各厂矿企业进行一次全面调查,抽调一批条件适合的干部转入厂矿企业。据不完全统计,自1952年至1954年三年中,抽调到工业部门工作的干部共有16万多名,其中为156项重点工程选调的领导干部就有3000多名。同时,各级党委还根据“德才兼备”的标准,大胆地、大量地从先进的技术工人和青年知识分子中,提拔了一批文化程度较高、年龄较轻、有培养前途的新干部,为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,提供了组织上的重要保证。
♦1980年11月24日 邓小平指出党与党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同志式的关系
1980年11月24日,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卡里略时指出:党与党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同志式的关系,不应该是“父子”关系。任何人都不应当把自己的观点和革命经验作为“模式”强加于人。双方对两党关系的恢复表示高兴。
上一篇:历史上的今天(11月23日)
下一篇:历史上的今天(11月27日)
